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400-023-4865传真:400-023-4865
国务新利体育院新闻办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举行发布会
新利体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2月22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兼中央农办秘书局局长吴宏耀介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已经公布,这就是大家关心的中央一号文件。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这个重要文件的内容,准确理解这个文件,我们今天邀请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先生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同唐主任一起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先生,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兼中央农办秘书局局长吴宏耀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春节刚过,农事渐忙。昨天,新华社受权播发了《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也就是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8个一号文件,为广大农民群众送去了牛年新春的“政策大礼包”。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文件有关情况。
2020年,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农业农村发展克服疫情灾情严重影响,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势头,为“十三五”划上圆满的句号。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粮食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二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三是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民收入增速连续11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2.64∶1缩小到2.56∶1,农民人均收入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四是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突出短板加快补上,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乡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去年底,习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全社会发出鲜明信号:新征程上“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立足“两个大局”,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利体育,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的重要讲线年中央一号文件、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是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文件包括5个部分26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决不能,两个开好局起好步,一个全面加强”。
“两个决不能”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决不能出问题、粮食安全决不能出问题新利体育。强调设立衔接过渡期,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确保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明确要求“十四五”各省(区、市)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两个开好局起好步”就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都要开好局起好步。农业现代化方面,突出部署解决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现代化方面,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部署一批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农村消费、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重点工程和行动。
“一个全面加强”就是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对健全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
可以说,今年的文件既立足当前,突出年度性、时效性,部署好今年必须完成的任务,是管今年的“任务书”;也兼顾长远,着眼“十四五”开局,突出战略性、方向性,明确“十四五”时期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因此它也是管5年的“施工图”。
去年粮食价格普遍上涨,国际上许多国家纷纷捂紧自己的“粮袋子”,社会上对粮食安全问题十分关注,请问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如何?今年对保障粮食安全有什么举措?谢谢。
谢谢记者的提问。首先提出粮食问题,表明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所以我愿意首先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去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明确讲,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讲,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觉得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这些年,我国粮食年年丰收,去年达到了13390亿斤,创了历史新高,比上一年增了100多亿斤。全社会的库存目前非常充裕,所以产销也好,库存也好,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中国的粮食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我们有能力端牢自己的饭碗。去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产得出、供得上、卖得好,我们经受住了一次大考。
但是,另一方面,确实也要看到,我国的粮食供求不宽,一直是一种紧平衡的状态或者说格局。未来“十四五”也好,更长时期也好,随着人口还有一点增长,特别是消费的升级,粮食的需求还会有刚性的增长。同时,再加上外部形势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也明显增加。所以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们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而且还必须尽可能把安全系数打得高一些,尽可能多产一些粮、多储一些粮。我们讲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习也强调,要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得很紧很紧,粮食生产必须年年抓紧。大家注意这里用了“三个紧”,充分表明粮食安全在我们国家统筹发展与安全这个战略全局和大局中极端重要地位。保障粮食安全,重点是做好“两藏”,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如果皮之不存,粮将焉附?下一步,我们将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种植粮食及瓜菜等一年生的作物。另外,我们还要确保规划要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要努力种植粮食。说到高标准农田,这是我们提高地力和提高单产的一个关键抓手,具体是提高建设的标准和质量,确保一季能够产1000斤,两季能够产1吨粮,这就是高标准。同时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尤其是把东北这个大粮仓保好、建好。我国的地就这么多,水也就这么多,所以下一步增加粮食产量根本的出路还是要向科技要单产、要效益,坚持农业科技要自立自强,下决心打好种业翻身仗,用现代的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来强化粮食安全的支撑。
同时,我们还要建立“两辅”的机制保障,“辅之以利、辅之以义”。“辅之以利”就是要让农民种粮有钱赚,能够多得利,在政策手段上要坚持和完善农业的价格和补贴政策。“辅之以义”就是要压实地方党委政府在粮食安全上的义务和责任,所以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都明确下一步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以前主要强调的是省长负责制。通过这些努力来确保各省(区、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能够保持稳定,有条件的还要不断提高。
保供给既要保数量,下一步还要考虑保多样、保质量,因为多样和质量同时保,既是满足我们市场消费需求的需要,同时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的需要。所以,要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文章继续做深、做细、做实,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这句话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讲到的,我们理解叫“三品一标”,让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种类更多、质量更优、销路更畅、效益更好,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谢谢。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中央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请问,当前我国种业形势如何,这场翻身仗如何来打?谢谢。
这个问题提得很及时,也很准。我很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张桃林副部长正好是分管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先请张桃林同志回答一下。
刚才唐部长讲了保障粮食安全还是要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藏粮于技上,种业包括种子的科研是最重要的方面。农业现代化,种业是基础,处在我们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源头。保障粮食安全,种子是要害,当然耕地也是要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也十分关注,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大家对种业发展的情况怎么样、包括总体形势怎么看以及下一步种业工作怎么抓,都很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刚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种业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筑牢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人民美好生活种业根基的重大行动。
种业发展情况怎么样?总的来讲,我们国家农业用种安全是有保障的,风险也是可控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科技和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我们国家农作物,特别是粮食种子能够靠我们自己来解决,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种植面积占到95%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猪牛羊等畜禽和部分特色水产种源立足国内有保障,现在畜禽、水产的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达到了75%和85%,这些都为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的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的保障和支撑。
对于当前种业形势怎么看?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还是要看到我们的种业发展还有不少的不适应性和短板弱项,迫切需要我们下功夫来解决。
首先,从品种水平看新利体育,差距比较明显。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大豆、玉米现在的单产水平还不高,只有美国的60%不到,蔬菜国外品种种植面积占比达到13%,当然不同的品种比例不同。其中,耐储的番茄、甜椒等少数专用品种进口比例还比较大,超过了50%。生猪繁殖的效率、饲料转化率和奶牛年产奶量都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80%左右,特别是白羽肉鸡,它的祖代种鸡主要还是依靠进口,这些品种方面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相关产业发展的质量、速度和效益。
第二,从种业自身来看,问题也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够,包括有些地方土种、还有一些珍稀濒危的种质资源消失风险还在加剧。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特别是在育种的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方面,我们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种业创新的主体企业竞争力不强,存在小、散、低、重这样一些问题。
第三,从时代要求看,我们认为形势紧迫。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用种安全的要求更加迫切,人民美好生活对农产品多样化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一些高品质的、有特殊功能的品种和产品,我们还比较缺乏,需要培育更多的高产高效、绿色优质、节水节饲、宜机(适宜机械化)的专业优良品种。目前,世界种业正迎来以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现代生物育种科技革命,需要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从而实现种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于下一步怎么办?中央一号文件已经对打好种业翻身仗作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涉及到种质资源保护、育种科研攻关、种业市场管理,就是整个种业全链条各个环节。总的来讲,必须要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的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的“三保”要求,遵循种业创新发展规律,破卡点、补短板、强优势。具体来讲,主要是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种质资源要保起来。这也是我们种业科技创新的源头。要抓紧开展农作物和畜禽、水产资源的调查收集,把这些基础性工作要做好。实施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评价,建好国家种质资源库,建立健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新利体育。
二是自主创新要活起来。这是我们种业发展的关键。要加强种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特别是当前要加快实施现代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育种联合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同时要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特别是要推进南繁硅谷等创新基地的建设。
三是种业企业要强起来。我想这是我们种业科技,包括整个种业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主体。要遴选一批优势企业予以重点扶持,深化种业“放管服”改革,促进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
四是要把基地水平提起来。这是种源保障的基础。要发展现代化农作物制种基地,建好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和水产原良种场,健全良种供应应急保障体系。
五是市场环境要优起来。这是种业创新的保障。净化种业市场,我想核心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严格品种管理和市场监管。
概括起来,就是要加快构建种业创新体系,包括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产业体系和治理体系三大体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企业竞争、供种保障和依法治理四种能力。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种子市场、种业发展情况不像前一段外界一些舆论认为的那么严峻。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在有些品种、有些领域和有些环节确实和国外先进水平比有较大差距。总之,在有没有、保生存的一些品种方面,我们没有问题;但是在好不好方面,有很多品种我们确实差距很大。怎么办?就是打好种业翻身仗。
猪肉价格一直是民生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注意到近期猪肉价格又出现了上涨的趋势。请问农业农村部在保障生猪生产和供应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今年民众能否吃到比较便宜的猪肉?谢谢。
农产品的价格,特别是“菜篮子”产品的价格,消费者一直都非常关心,这是民生关注的一个焦点。从去年开始我们就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支持恢复生猪的产能,稳定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按原来的计划,去年年底生猪存栏要恢复到正常年景,也就是2017年水平的80%,截至去年底,已经恢复到92%以上,超过预期12个百分点。所以最近,尤其在“两节”前后才能感到,在这样的价格水平上,没有像前些时期那么大幅度的增长。现在市场供应供求总体势头是好的。
下一步,随着新增的生猪产能陆续兑现为猪肉产量,猪肉市场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后期供需关系将会越来越宽松。预计今年一季度,也就是3月份前后,将比上年同期增长四成左右。到二季度也就是6月份前后,生猪存栏可以恢复到2017年正常年景的水平。下半年,生猪出栏和猪肉供应将逐步恢复到正常年景水平。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要求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所以我们既要立足当前抓恢复,同时也要着眼长远稳生产。猪周期大家都非常熟悉,我们前一轮被这个周期折腾了,今后不能再被这个周期折腾得厉害了。所以我们现在在研究和考虑,除了综合施策以外,下一步怎么储备好生猪的产能,就是到数量多的时候、价格低的时候,有些企业可能还不了款的时候,不能杀母猪、砍猪场,抓住这个关键把产能储备好,应对刚才我讲的这些年的猪周期。我们将密切监测生产发展的动态,抓紧研究刚才讲的稳住和储备产能的具体办法,以确保生猪产业能够平稳发展。
我顺便也讲一个看法,在春节前到北京、天津等地,看“菜篮子”产销的状况,当时第一个概念,我们总体上感觉心里是踏实的,虽然大家留在当地过年,但是生产的增长完全够,市场的堵点,我们当时也在想各种办法把它打通。但另一方面也看到,有些品种,比如当时我看到的禽蛋就跌到了4元左右,而成本就是4元。所以农产品,包括“菜篮子”产品,也希望消费者有个概念,不是越低越好,因为再低了,农民不种不养了,下一轮周期又会大起大落,折腾我们,所以要把利益的均衡点找好。谢谢。
我们发现近期一些地方蔬菜价格不同程度上涨,老百姓很关心自己的“菜篮子”。想问农业农村部,在“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以及市场走势方面如何?谢谢。
“菜篮子”确实和百姓的生计关系密切,刚才唐部长就猪肉的问题作了回答,我主要就蔬菜方面作一些回答。
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很强,特别是每年3—4月,也是冬春蔬菜和夏季蔬菜倒茬的季节,上市的蔬菜数量、品种减少,价格相对上涨,这也是我们通常讲的“春淡”。近期一些地方受前期寒潮低温的影响,还有生产流通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蔬菜价格上涨,我想这还是属于季节性、规律性的波动。
农业农村部为此专门成立了“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的工作专班,一是加强生产和价格监测,二是组织专家和各级农技人员及时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保障蔬菜稳定生产。三是指导各地筛选确定一批蔬菜应急供应的储备基地,设立热线电话,加强产销衔接,协调解决生产中存在的突出堵点难点问题。
根据我们现在的调度,全国冬春蔬菜的播种面积是8500万亩,和常年相比,增加了100万亩,特别是去年11月份以来,蔬菜产品月均上市量保持在5400多万吨以上,同比增加2%。目前这一段天气波动比较大,随着天气回暖,蔬菜生产将逐渐进入旺季,所以从后期走势看,主要蔬菜品种的产能和供给是有保障的,预计价格也将遵循常年季节性波动的规律,以总体走低为主。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蔬菜稳产保供工作力度,及时指导各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蔬菜生产,确保蔬菜产得出、供得上。谢谢。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有些贫困县在脱贫之后还存在一定的返贫风险,接下来关键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请问具体该如何衔接?有哪些规划?谢谢。
这个问题恐怕是当下和今后除了粮食安全外各方关注的又一个重大问题。农业农村部对今年和“十四五”工作的目标提了“两个确保”,一是确保粮食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二是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我认为就是提的这个问题。
其实习早就提醒我们,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以后,“三农”工作重心要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央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且与乡村振兴有效地衔接好。刚才讲守这个底线,就是为了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因为脱贫地区脱贫群众虽然总体上已经脱了贫,也就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是他们发展的基础,尤其是自我发展的能力还不强,也包括产业这个支撑的根本,它的基础也不那么牢固。所以,下一步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任务依然很重。我们要求,今年和“十四五”期间,要把巩固拓展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摆在首要的位置,继续压实压紧责任,一定要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总的要求是,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五年的过渡期,习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保持主要政策总体稳定,同时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具体来讲,对脱贫的群众,关键是要做好防止返贫的动态监测和帮扶,就是一个要求,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因为时间一长没发现,到时来不及。产业帮扶还是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巩固成果的根本之策,要抓住这个关键,继续强化,主要是补上技术、设施、资金等等短板,推动脱贫产业能够提档升级。对易地搬迁的960万人口,继续做好后续的扶持,关键还是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让他们尽快富起来。同时,还要做好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引导搬迁群众融入社区等工作。此外,还要注意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常态化帮扶,本来就在槛儿上晃晃悠悠,要搞好常态化帮扶。
对脱贫地区,要作为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加大支持力度,我们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在西部地区继续考虑确定一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从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这些方面,集中予以支持。另外,也支持各地自己再选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进行帮扶。
刚才是确保一个底线,我们还要推进一个转型,就是推进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中央有关部门在这期间一共出台了200多个相关政策文件,在组织动员、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协作帮扶、考核督导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工作体系。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们要适应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重心转移,推动脱贫攻坚的工作体系有效衔接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方面上来,逐步实现从原来集中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谢谢。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请问,乡村建设行动有哪些重点,建设思路有哪些?谢谢。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的形态正在快速演变,村庄格局也正在转型重塑。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么建设乡村,这都是我们面临的也必须回答的时代问题。正如你所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并且强调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今年一号文件也对此作出了全面部署。刚才仁健同志强调,今年要确保“两个开好局起好步”,其中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要谋划好、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应该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就是要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就是要加强农村的公共服务,同时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我想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讲一下乡村建设行动的具体部署。
一是要抓好规划编制。乡村规划是乡村建设的施工图,没有规划,乱搭乱建乱占就会冒出来,治理起来成本会很高,代价会很大,所以要坚持规划先行,先规划后建设,合理确定村庄的布局分类,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可以先干起来。同时,我们要强调编制村庄规划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展开,注重实用性,不能都推倒重来,搞大拆大建。村庄要保持乡村独特的风貌,要留住村庄的乡情味和烟火气,防止千村一面。同时,要严格规范村庄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
二是要抓好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提升。2018年启动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搞了三年,应该说农村的脏乱差现象有了明显改观,特别是农村垃圾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现在的主要短板还是厕所和污水处理,特别是污水处理。下一步,我们将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要有序推进、分类推进、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重点抓好农村污水处理,切实增强农村宜居性和群众满意度。
三是抓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年,农村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农村的水电路气等基本都通到了行政村。但村庄内部基础设施还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下一步,要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往村覆盖、往户延伸。这里的往村覆盖是指向自然村(组)覆盖。比如,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现在基本解决了,接下来要着力提高供水保障能力;生活用电问题基本解决了,接下来要提高供电的稳定性,重点要解决生产用电问题;行政村基本都通了硬化路,接下来要加快建设通自然村(组)路和村内主干道,包括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等。同时,打通仓储、冷链、物流配送从乡到村的最后一公里。还要健全长效管护运营机制,让老百姓真正用得上、长期受益。
四是抓好农村公共服务的提升。目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有没有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与城镇相比、与农民实际需要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下一步,需要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农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从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
最后文件也强调,乡村建设不是一呼隆都去搞建设,要强化统筹、突出重点,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行县乡村统筹,不同层级明确不同建设重点,满足农民不同层面的需要,实现功能衔接互补、资源统筹配置。习强调,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自下而上、量力而行,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为农民而建”这五个字非常重要,这是习强调,也是这次一号文件的明确要求。乡村建设,不是为你,也不是为我,是为农民而建的,一定要考虑他们的需要,照顾他们的感受,一定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十四五”期间,我们在这方面一定要把握好,不能干那些主观意志、、官僚主义的事儿,最后把好事办坏、把好事办砸,这点非常非常重要。谢谢。
这个问题是关于宅基地的,现在我们能看到有一部分农民进城落户之后,他的宅基地其实是属于低效利用的,既没有突出住宅的作用,其实也是对土地资源的一个浪费。我想问一下,一号文件也提出,要保证进城落户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如何保证他们使用权的同时盘活这部分宅基地?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依法加强农村宅基地的管理,总体是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去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104个县市区和3个地级市启动了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试点的核心是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在试点中,着眼保护进城落户农民宅基地权益,要探索农户宅基地资格权的保障机制,同时,通过探索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抵押、自愿有偿退出、有偿使用等,来增加农户的财产性收入新利体育。
宅基地制度改革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十分敏感和复杂,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这三条底线。同时也要明确,严格禁止城里人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等,也不能以各种名义强制农民退出宅基地和强迫农民“上楼”,要确保改革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向前推进。谢谢。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鼓励农业转基因生物原始创新和规范生物材料转移转让转育的通知》,鼓励农业转基因生物原始创新,这是否意味着农业转基因产业化将迈入快车道,农业农村部出台该政策是基于怎样的考虑?谢谢。
谢谢你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关于转基因问题,部里面同志多次在多种场合、多种方式作过回答。我国对转基因的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就是研究上坚持自主创新、推广应用上确保安全、管理上严格监管。关于《通知》,发布《通知》本身是一个常规性工作,体现一手抓创新、一手抓监管,两手都要硬这样的工作要求。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这次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农业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育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现代生物技术。根据统计,自1996年批准转基因生物商业化种植以来,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已经累计达到400多亿亩,涉及到29个国家,就是29个国家有种植转基因作物,另外还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转基因农产品。对于农业转基因的产业化应用,我们还是继续本着尊重科学、严格监管、依法依规、确保安全的原则有序推进,让转基因等现代农业生物育种技术能够更好地造福人民。谢谢。
习指出要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请问,今年以及“十四五”时期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农村改革将有哪些重头戏?谢谢。
农村改革无非是微观经营主体、市场体系、支持保护等这些大的方面,多年来我们已经推行了很多方面的改革。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大的动力还是改革,但是这个时候怎么改,要求、约束、环境、条件已经有了很大不同,一定要非常稳慎稳妥,推动一项是一项,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尤其不能出现“翻烧饼”的问题。习一再强调,对事关农民基本权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一定要保持必要的历史耐心,看准了再改。总的精神,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一定把握好,具体的一些改革想法,请吴宏耀同志介绍一下。
刚才唐仁健主任对深化农村改革总的要求、主要内容作了解释,下面我就说一些具体的改革内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全面部署、系统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可以说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所以我们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方案,制定了一批成熟定型的法律制度,基本构建了促进农业农村健康发展的“四梁八柱”。下一步,新发展阶段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仍然要通过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来激发农村资源要素的活力,进一步强化乡村振兴的要素支撑。我想,一号文件也作出了具体部署,重点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经过几年的努力,农村承包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现在15亿亩承包地确权到户,2亿多农户领到了证书。下一步要巩固并用好确权成果,稳步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试点,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同时,要不断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经营主体,突出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小农户走上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今年农村改革还有一项重大任务要收官交账,就是要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阶段性任务。主要包括:一是全面开展集体成员身份确认,二是扎实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三是积极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
二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点是“两块地”的改革,承包地在第一条说了,一块是宅基地,刚才也作了回应。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已经展开,这项改革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情况非常复杂,所以我们将按照深化试点、先立后破、稳慎推进的要求,在做好调查摸底、确权颁证的基础性工作的前提下,重点围绕宅基地三权分置,推动取得一批实质性试点成果。还有一块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随着《土地管理法》的修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法律障碍已经破除,但在交易要求和程序、权能完善、收益分配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明确,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制度。同时,基层反映农村用地难的问题,一号文件也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提出要将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的政策,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要优先保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用地。根据乡村休闲观光等产业分散布局的实际需要,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方式,要解决乡村振兴中的用地难问题。
三是建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还是要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一定要真金白银地投,要真刀真枪地干。一号文件在强化投入保障机制上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举措。比如,在财政投入上,明确了5条措施。第一,将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第二,中央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倾斜。第三,制定落实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考核办法。这个办法去年出了,今年要进行考核,要落实。第四,要进一步完善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第五,支持地方政府发行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用于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和乡村建设行动。
在金融支持上提出四项要求,第一,要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中长期信贷支持。第二,大力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业务。第三,鼓励开发专属金融产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第四,将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的做法逐步扩大到全国。同时,在社会资本投资上也提出了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撬动金融资本、社会力量参与,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谢谢。
乡村振兴在我国其实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了,在本世纪初就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到2017年又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我国又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到了2020年,无论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还是“十四五”规划建议,都将乡村振兴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提出。请问,时至今日,乡村振兴从形式、内容和目标等等方面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谢谢。
这个问题提得挺好,因为乡村振兴并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是党的十九大就已经提出来的,前两三年也在推进,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那会儿我们主要的重任是脱贫攻坚,主要精力也放在那方面。现在提出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以前后确实有一些不同的变化,这个变化大体应该这么来看。在党的十九大提出这个战略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制定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在《意见》中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之后很快印发了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在这个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五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大的政策框架,同时中央还印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就是《中国农村工作条例》,就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作出了系统规定,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当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研究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通过这个法律颁布来进一步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制度保障。同时,围绕乡村产业、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城乡融合发展等,我们还制定了一系列专项的政策。总体上讲,现在实施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的制度框架和基本的政策体系已经形成。各地也进行了有益的、积极的探索。
进入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重心,我们一再强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在乡村振兴到了全面推进、全面实施的时候了。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再强化、再部署、再动员,刚才我们回答的很多内容实际上都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考虑。总的就是力图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起更强大的力量来推动乡村振兴,我们讲有三个变化:由顶层设计到具体政策举措全面实化,由示范探索到面上进行全面的推开,由抓重点工作到五大振兴全面推进。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补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赶上全国现代化步伐。总的就这么一个考虑和变化。谢谢。
谢谢唐主任和各位出席发布会的领导,谢谢各位记者,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