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023-4865

新闻资讯

解读市委十四届四新利体育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12-30 13:18:53

  新利体育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成都市委新闻发布会。成都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已于昨日胜利闭幕。为帮助大家更深入了解和宣传报道好会议精神,今天我们邀请到:

  大家好,首先对大家长期以来对成都的关心关注表示衷心感谢!这里,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成都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有关情况。

  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于2023年12月27日召开。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市委委员79人,候补市委委员13人。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组织负责人代表列席会议,第二批主题教育省委第一巡回督导组负责同志到会指导。

  全会听取并讨论了施小琳同志代表市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成都市委关于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成都市委关于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讨论了《2024年全市经济工作要点》。施小琳同志作了讲话,就《决定(讨论稿)》作了说明,王凤朝同志总结安排了经济工作,就《意见(讨论稿)》作了说明。会议结束时,施小琳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决策部署、奋力推进现代化成都建设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会议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以来的工作,安排明年的经济工作,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对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和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进行系统部署。

  会议充分肯定了2023年市委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以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下,市委坚定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以及习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精心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加压奋进、拼搏实干,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谋划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举全市之力成功举办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扎实抓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民主法治、宣传思想文化、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从严治党等重点工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促进高效能治理上取得新进展,全市呈现经济稳中向好、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大局稳定的良好局面。

  在与会同志共同努力下,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全会的胜利召开,对于激励和动员全市上下牢记习殷殷嘱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绘就更加美好的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成都图景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学深悟透习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主动站位全国、全省发展大局,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在成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有利于充分凝聚发展共识、增强发展信心,系统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统筹安排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攻坚克难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成都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突破。三是有利于准确把握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特征、目标要求,加快补齐城乡发展薄弱环节,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高效配置,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差距,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转型发展需求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四是有利于统筹用好智慧蓉城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加快提升城市数据要素集成使用效率、高端资源吸附转化能力,构建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这次全会的胜利召开,各方反响热烈、给予高度评价。总体看来,有五个方面特点: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到了对表对标与立足实际相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全局高度,对城乡融合发展作出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来川视察时多次对四川及成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紧扣“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作出“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重大决策,为成都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全会坚持把贯彻习重要指示精神和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五大振兴战略部署作为主线贯穿始终,立足成都“大城市带大农村”的阶段特征,对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作出系统安排,既体现了市委对中央战略和省委全会精神的深刻领悟,更彰显出市委改善城乡二元结构、补齐城乡短板差距、推动超大城市转型发展的强烈决心。

  二是聚精会神抓发展,做到了一以贯之与锐意进取相联系。今年以来,成都在产业建设、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领域取得了良好成效,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潜力不断释放,为接续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全会坚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充分展现出市委推动经济稳进提质的底气和信心,必将有力增强超大城市发展能级量级,推动全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三是城乡一体促融合,做到了整体谋划与重点推进相统一。成都既有大城市、又有大农村,城乡关系相互交织、形势复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不能简单的“就城论城、就农言农”,也不能粗暴的“搞一窝蜂、撒胡椒面”。全会突出“抓好两端、畅通中间”,既注重城乡整体谋划、全盘打造,又坚持重点突破带动全域提升,强调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一体推进市级统筹、县城和中心镇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三大方面,重点发力做强农业、农村、农民三大主体,充分体现出市委对全市发展大局的深刻洞察、对城乡突出问题的精准研判,必将有力引导全市上下从全局高度和关键维度把握城乡发展的本质规律,推动构筑符合超大城市发展实际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四是智慧赋能优环境,做到了务实重行与开拓创新相贯通。近年来,成都坚持把智慧蓉城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的重要支撑,在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共安全、公共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也为营商环境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创造了良好条件。全会提出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优化营商环境,强调要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统筹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策要素“一网通享”、企业诉求“一键回应”、经济运行“一网统管”,充分展现了市委求真务实、敢为善创的工作作风,必将有力推动智慧蓉城建设经验成效多领域转化运用,全面提升超大城市产业竞争优势和经济治理效能。

  五是以人为本强担当,做到了全心发展与真情为民相兼顾。市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实现群众幸福美好生活作为推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感受最深刻、需求最迫切的重点领域集中攻坚,在《决定》中强调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农民利益底线、乡村文化根脉和城乡安全底线,明确部署了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优质均衡配置公服资源、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重点任务,在《意见》中提出优化市政公用服务、提升办税缴费体验、升级人才服务平台、做优12345亲清在线等惠民措施,充分展现了市委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必将有力推动城乡经济水平和宜居水平同步提升,促进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让超大城市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会议期间,与会同志围绕全会主题,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踊跃发言,提出的意见建议得到充分吸收采纳。各方面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一致认为本次全会充分发扬了民主、汇聚了共识、凝聚了力量,是一次高举旗帜、牢记嘱托的大会,是一次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大会。具体来看,主要有四个方面成果:

  一是凝聚了思想共识。全市上下进一步加深对习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系列重要论述的理解把握,深刻认识到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更是增强城市人口和经济承载力的关键支撑,成都推动超大城市转型发展,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握和处理城乡关系,既要积极作为、又要大胆探索、更要守住底线,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二是确立了目标任务。会议从不同阶段描绘了成都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美好前景,提出“2025年底新利体育,营商环境智慧化服务体系总体形成”“到2027年,培育集体经济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村100个”“到2035年,基本建成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等具体目标,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有科学指导意义、又有激励促进作用,为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制定了清晰可及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三是明确了着力重点。会议明晰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共同繁荣、营商环境数字化转型的发力方向和实践路径,大家一致认为,经济发展是首要任务,必须保持发展定力,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水平、释放市场需求潜力,持续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能;城乡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一体推进规划、功能、产业、人才、文化、创新、治理“七个融合”,实现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融合发展、互促共兴;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改革,必须强化数字赋能、科技助企,推动政务服务、企业服务、诉求解决、经济运行全流程智慧化建设。

  四是坚定了信心决心。会议客观总结市委常委会过去一年的工作,大家一致认为市委十四届二次、三次全会以来成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成绩符合预期、来之不易,一致表示将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各项部署转化为发展实效,齐心协力绘就更加美好的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成都图景。

  本次市委全会与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套开。市委在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部署要求基础上,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对全年经济工作作出系统安排,明确提出“七个更加突出、更高水平”,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巩固发展良好势头。要求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动员一切有效力量,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强化国家战略引领,全力以赴转化“势”与“能”。会议提出,推动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城市发展动能,突出“牵引性项目、互促性竞合、紧密型联动,做大蛋糕”的目标,全力以赴扬优势提能级新利体育。更加突出区域协同和对外开放,更高水平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五个互联互通”“五个共建”,推动成渝双核联动走深走实;聚焦共建产业生态、共育创新主体等共同打造成德眉资同城化品牌、优化同城化服务、跑出同城化加速度;立足服务建设新时代战略大后方,加快建设国家战略性产业基地、战略性物资储备基地和战略性基础设施。扩容提质枢纽通道,提能增效开放平台,促进人流、要素加速集聚流动,构建通道带物流、物流带贸易、贸易带产业的发展新局面。坚持将人口经济规模、工业体系完善、创新资源富集等作为参与城市竞争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底气所在,持续放大战略大后方腹地优势、创新要素集聚的硬核优势、双循环节点的开放优势、城乡互促的融合优势。

  二是聚焦高质量发展硬道理,全力以赴推动“进”与“立”。会议提出,妥善把握好稳与进、立与破的时度效,抓住经济运行的关键和要害,统筹兼顾打好组合拳,稳定经济基本盘、拓展发展新优势。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引领,更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重大创新平台集聚优势,推动规上企业强创新、专精特新上规模;以两端发力深化产业建圈强链,加快上下游、左右岸集聚成势;重点培育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加突出扩大需求,更高水平推进消费投资良性循环。聚焦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振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发展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数字消费,壮大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聚焦地下管网“里子工程”、教育养老等民生服务、产业建圈强链等重点领域、“三大工程”等国家支持方向、虚拟电厂等新兴领域,强化项目策划储备,推动投资扩量增效。更加突出绿色化数字化,更高水平推进经济转型。持续优化空间、产业、交通和能源结构,深入实施五绿润城、百花美城、千园融城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大力推进创新环境、服务监管、法治保障、人才服务等“软基建”发展,大力推动网络、算力、通道等“新基建”建设。

  三是聚焦群众美好生活向往,全力以赴服务“企”与“民”。会议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优良的营商环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持续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更加突出激发活力,更高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以智慧赋能优服务,提升智慧蓉城涉企服务平台集成、功能协同水平,构建“蓉易+”系列城市营商环境品牌;以改革创新添活力,建成运行重大产业、重大项目、公共服务“蓉易办”“蓉易享”“蓉易投”“蓉易贷”等平台,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以惠企政策提信心,降低企业用地、用工、用能、融资等关键成本;以用户思维强保障,专班专员建立在蓉企业网格化服务体系。更加突出可感可及,更高水平增进民生福祉。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推动科教文卫体等公共服务资源设施优化布局、功能复合、扩容下沉,加快构建15分钟公共服务圈,打造更有温度、更有内涵、更有质感、更有活力的幸福城市。

  四是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最大政治,全力以赴加强“统”与“合”。会议提出,坚持站位全局系统而谋、谋细谋实迅疾而动、攻坚克难创新而为,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更加突出底线思维,更高水平推动安全与发展良性互动。深化对意识形态、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等风险预研预判,确保责任层层压实、贯通联动;动态掌握、稳妥处理校园安全、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对新业态、新模式等,充分考虑“未知大于已知”的因素,在坚守安全底线上把握时度、留足创新空间。同时,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强化提级统筹,提升工作谋划与推动的系统性协调性科学性;对已明确的重大任务、重点项目,及时充实力量、强化要素保障,聚焦问题集中发力、持续用力、直到见效;坚持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积极营造只争朝夕、跳起摸高,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发展氛围。

  谢谢曾明友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

  这个问题我想提给曾明友先生,本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等重要文件,请介绍一下全会《决定》的起草背景和提出的具体举措。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习高度重视城乡融合发展,多次在不同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特别是来川视察期间对我们提出“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等重要要求。省委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围绕落实“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立足既有大城市、又有大农村的省情实际,召开十二届四次全会对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出了系统部署。成都具有“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特征,农村地区面积占比达91%,近年来在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上取得了初步成效,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正在加快构建,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目前我市还存在城乡一体规划不完善、功能布局不均衡、产业发展不充分、要素流动不顺畅等问题,一定程度制约了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这次市委全会专门研究出台《决定》,就是要全面贯彻重要指示要求和省委决策部署,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握新型城乡关系,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实支撑。

  《决定》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就城论城、不就农言农,突出“抓好两端、畅通中间”,推动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双向奔赴、相互成就、共同繁荣。为实现这一愿景,《决定》以“七个融合”为重点,明确了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和具体举措。一是推进规划融合联动。规划在建设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决定》将“规划融合”作为七个融合的先手棋,就是要坚持城乡一体发展,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要素配置、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科学划定场镇单元、村级单元、特别地区单元,统筹编制城乡各级各类规划,加快形成城乡一体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另外,从规划布局和资源配置的角度,还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形态相关内容进行了部署。二是推进功能融合提质。近年来,成都大力推动“三个做优做强”,着力构建新型城镇功能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功能融合,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分类明确县城、中心镇、乡村发展定位,以重点片区和结对联动合作区建设赋能城乡融合发展,就是要推动形成城乡错位互补、双向赋能、协同共进的发展局面。三是推进产业融合共兴。产业现代化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物质基础。《决定》坚持产业兴农、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研究提出了实施现代都市农业建圈强链,积极推动三次产业资源跨界配置和多业态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城乡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因为我市农村发展空间广阔、资源环境丰富,以产业融合共兴助推城市经济发展、市民共同富裕,完全是大有可为的。四是推进人才融合互动。成都人才总量达622万、居全国第4位,但农村专业人才占农业人口的比重仅2%,新型职业农民仅占农村劳动力人口的2.1%,总体上人才数量还不够多、集成效应还不够大。推进“人才融合”就是坚持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建强乡村振兴人才矩阵,完善城乡人才双向流动体制机制,不断夯实城乡发展支撑。五是推进文化融合发展。《决定》从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部署,目的是扎实推动全域文化繁荣共兴,在促进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更加注重城乡居民精神生活富足。值得一提的是,《决定》还着重强调保护和传承好乡村文脉,提出持续发扬天府农耕文明,利用好蜀锦蜀绣、川剧艺术、竹编漆器等乡村非遗,努力重现川西平原人文风情与乡愁记忆。六是推进创新融合赋能。近年来,成都深入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先行先试取得积极成效,但还存在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等瓶颈制约。为此,《决定》强调“创新融合”,聚焦“人、地、钱”等作出部署,就是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要素双向流动、高效配置,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活力。七是推进治理融合聚力。超大城市人口资源要素集聚,在形成广阔腹地和发展动能的同时,也带来复杂巨系统、治理高风险、利益多元化等多重考验。我市农村是典型的“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形式,服务和管理好427万乡村常住人口,面临较大压力和难度。《决定》提出推进治理融合聚力,强调健全党组织领导、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微网实格”与智慧蓉城双向赋能,筑牢城乡安全底线,就是要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水平融合,着力构建和美和睦的善治新格局。

  这次全会提出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高标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请问下一步将如何推动这项工作落地落实,有什么具体举措?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次全会强调要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做优做强公园城市乡村表达功能,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为我们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注入了强大动能。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启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百村先行、千村提升”工程和乡村建设“十大行动”,乡村风貌持续改善、产业活力持续迸发、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共富基础持续夯实,预计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32500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77:1。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全会部署要求,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谋实笃细2024年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力打造体现公园城市特质、城乡融合优势、蜀风雅韵气质的现代化乡村,全面促进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融合发展。

  第一,聚焦功能提质,优化乡村建设路径。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做好镇(街道)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后续工作,加快编制和美乡村重点片区规划,推动先行村、重点村“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应编尽编。完善村庄分类建设标准,树立生态立村导向,建立村庄星级管理制度,持续培育建设重点村50个、先行村50个、示范村10个,分类培育一批特色功能村。强化资金项目投入保障,推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支持和美乡村建设,对新规划建设达标的先行村、重点村给予专项资金奖补,引导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推动连线条美丽乡村特色风貌重点线路建设,串联先行村、重点村,连片成面打造和美乡村示范带,尽快呈现“百村先行、千村提升、全域和美”发展图景。

  第二,聚焦设施补短,提升乡村宜居品质。提高基础设施完备度,统筹推进农村路水电气讯设施补短,推进5G网络、新能源充换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分步推进自来水、天然气“户户通”,新整治农村次差路100公里以上,新增农村供水1.2万户以上。提高公共服务便利度,网格化布局建设教育联合体和县域医共体,新增学位8万个,建成3A级以上村卫生室1000个,推进教师轮岗、医师派驻、专家巡诊、远程共享,强化农村“一老一小”关爱,加快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圈。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农村美不美关系着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总结蒲江县明月村通过实施人居环境“七改七化”经验(即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院、改线、改习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文化、保洁员专职化),有效塑美乡村风貌环境,我们将巩固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成果,新改造农村户厕2400户,完成8000栋农房特色风貌塑造,全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美丽庭院创建,高质量实施川西林盘规划设计和大地景观再造,引导农业农村全面绿色转型。

  第三,聚焦产业增效,培育乡村宜业动能。夯实天府粮仓生产根基,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推进“一带十五园百片”粮油园区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40.4万亩,集中打造一批“吨良田”粮油基地和“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基地,稳定粮食生产570万亩、230万吨以上。推进农业产业集群成链,实施千亿级现代都市农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做精乡村“土特产”新利体育,培育一批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促进三次产业跨界融合,延链布局农机装备、智慧农业、农村电商、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态,开发休闲观光、文化创意、运动康养等新场景,打造一批田园林盘农耕消费区,力争休闲农业营业收入突破470亿元,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第四,聚焦治理共享,丰富乡村多元内涵。增强乡村治理效能,完善党建引领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一核三治”治理体系,推进“微网实格”“智慧蓉城”双向赋能,传承发展天府农耕文化,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打造14个非遗特色文创产业集聚区。集聚城乡专业人才,依托乡村振兴专家人才服务团开展“乡村点单新利体育、部门派单、专家接单”的“组团式”巡回服务,引导原村民、新农人、农创客等入乡返乡建设,每年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1万人,选树一批“成都农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总结彭州市宝山村、简阳市尤安村等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加快呈现出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发展图景,我们将推广多村合作、整镇组团、跨镇抱团模式,开展“村庄经营计划”试点,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达到10万元以上,培育一批集体经济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村;同时,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强化社会兜底保障。

  向彬副主任您好,本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请介绍一下全会《意见》的起草背景和主要内容。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就《成都市委关于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起草背景、主要内容向大家作一介绍。

  优化营商环境,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成都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接续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全市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当前,成都经济总量已迈上两万亿,经营主体规模已增至387万户,这对我们提升城市经济治理能力、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提出了新考验。在广泛听取企业意见过程中,企业反映存在办事有堵点、政策兑现慢、服务不全面等问题,显示一些领域还存在数字梗阻,单纯依靠传统的方法难以解决,为此,市委研究决定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以数字化改革驱动政府审批服务流程再造、规则重塑、方式变革,着力破解痛点堵点难点,实现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

  一是以“一网通办”推进政务服务高效便捷。针对政务服务中还部分存在的数据不通、流程不畅、体验不优等问题,我们将全面提升数据联通、系统贯通能力,深化政务服务流程再造,加强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推出智能问答、预审、导办等服务,让企业只需操作一个办事平台,就能在线全程办好各类审批服务事项,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重点围绕企业开办、经营和退出全生命周期,推进许可准入事项全部网上可办,实现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次办”,同步发放电子执照、电子印章,推行水电气讯服务“一口受理、一次踏勘、一站办理”,推行数字化电子发票全面应用。(比如我要开办一家企业,原来需要先等待名称核准通过,然后经过6个环节的审批后,再自己去刻制企业印章。现在开办,只需登录“蓉易办”一个平台,网上选好企业名称,只用经过1个环节审批,全程都在网上办理,4个小时就能办好,还能收到一套完全免费、快递到家的企业印章)

  二是以“一网通享”促进企业服务精准普惠。积极顺应企业对政务服务的新需求,整合各类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在惠企政策、社会投资、金融服务、人才用工、新型要素等方面推出“蓉易”系列服务,让企业只需登录一个服务平台,就能全面了解和快捷获取各类支持政策和优质服务,实现从政府“有什么、给什么”,转变为企业“需什么、给什么”。重点推进惠企政策制定—推送—申报—兑现—评估全流程智慧化,通过开展政策、企业“双画像”等举措,实现政策精准找企业。(比如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希望获得政策支持,以前需要自己去找有没有支持政策,找到政策后需要准备大量材料去申请,审批通过后还要较长时间等待资金到账。现在通过惠企政策“蓉易享”平台,一旦有相关政策,就会第一时间收到政策提醒信息,还会告诉企业是否符合申请条件,申请后在限定时限内收到拨付到账的奖补资金)。同时,我们还将加快建立全市统一的企业服务平台,推进公共数据、中试平台、科技创新券、算力券、零碳券等新型要素一站式供给。

  三是以“一键回应”促进企业诉求有效解决。进一步升级企业诉求解决机制,让各类经营主体只需通过12345亲清在线和“蓉易诉”等在线诉讼平台,就能快速进入诉求处理流程。常态化开展企业共性诉求分析,提供企业服务“网上帮办”,高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烦恼。同时,进一步加强政企互动,搭建民营企业服务平台,制度化开展“蓉易见”活动,并以企业诉求为抓手,重点强化政务诚信监测和失信治理,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

  四是以“一网统管”保障经济运行稳进提质。依托智慧蓉城建设,进一步夯实数字基座、用活公共数据、强化智慧手段,持续提升企业用能、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智慧化监管体系,完善“首违不罚”清单,探索开展跨部门“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干扰。此外,还将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和研判工作,针对性提升政策稳定性、协同性,让企业有更稳定的预期和更强的信心。

  我的介绍先到这里,欢迎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持续关注,我们将逐一抓好落实。谢谢!

  您好冯主任,此次全会出台了《关于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围绕实现涉企服务更加周到便捷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可否具体介绍一下?

  《意见》以智慧蓉城建设为路径,以营商环境优化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聚焦惠企政策发布渠道分散、企业知晓度不高、惠企政策兑现难等问题,线上线下协同推动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让营商环境优化“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一是推动惠企政策“一平台总览”,应上尽上,全量汇聚。依托“蓉易享”平台全量汇聚现行有效惠企政策事项,制定政策解读口径,进一步明确各类惠企政策的申兑类型、标准、流程和时限。同时,创新开设“政策直播间”,开展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及问答互动。

  二是推动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对“蓉易享”平台汇聚的380余万条企业基本数据开展大数据分析,形成行业、规模、经营范围等企业标签项;同时对惠企政策按照行业分类、市场经营主体范围、申报条件也进行标签化处理,通过数据共享进一步提高企业与政策“双画像”精准度,实现政策和企业标签的智能匹配并形成可能享受政策的企业清单。清单内的企业,将第一时间收到主动推送的“专属定制”惠企政策清单,实现“政策找企业”。

  三是推动惠企政策“结构优化”。坚持用流程优化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在“即申即享”方面,将会同相关部门优化申报事项流程、环节,支撑企业网上申请、一次提交;在“免申即享”方面,将会同相关部门以“电子数据”代替“纸质材料”,以“数据流动”代替“企业跑腿”,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避免出现企业因不了解相关政策而“被动放弃”或怕申请麻烦而“主动放弃”等情况,促进各项惠企政策红利更全面落到实处。

  线上依托“蓉易办”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一站式”集成政务服务、政策申报、金融服务、法律服务、供需对接等各项服务功能。线下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企业综合服务专区,设置“惠企政策服务专窗”,推行“政务服务+”模式,积极整合涉企公共服务、社会服务等,提供政策咨询、帮办代办、人才用工、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一站式”增值服务。

  依托12345助企热线亲清在线”品牌,优化“企业服务接听专席、服务企业专员、12345热线企业诉求提速处置专班”三专服务机制,完善企业诉求提速提级处置全流程、闭环式工作机制,确保企业诉求及时高效解决。同时,以“蓉易见”为抓手,完善常态化、制度化的线下政企沟通交流机制,通过政企座谈会、政企咖啡时、政企早餐会等形式,“面对面”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做好惠企政策服务跟踪,形成服务闭环。

  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各位发言人的回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各位记者朋友如果还有问题,可以联系采访有关职能部门。

  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8场)“消费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专场。

  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7场)“幸福成都——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专场

  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6场)“文化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专场

  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5场)“运动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专场

  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4场)“绿色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专场

  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3场)“科技成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场

  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1场)——“社会交通管理措施”专场

  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9场)——“成都:城市‘里子’也出彩”专场

  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8场)——“花重锦城·遇见最美成都”专场

  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6场)——“‘当好东道主,办好大运会’各行各业迎大运”专场

  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5场)——“迎大运盛会 展文明形象”专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成都市委于2023年12月28日(星期四)10:30,在市级机关一办公区1A101会议室,召开解读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成都市委新闻发布会。成都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已于昨日胜利闭幕。为帮助大家更深入了解和宣传报道好会议精神,今天我们邀请到:

  大家好,首先对大家长期以来对成都的关心关注表示衷心感谢!这里,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成都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有关情况。

  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于2023年12月27日召开。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市委委员79人,候补市委委员13人。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组织负责人代表列席会议,第二批主题教育省委第一巡回督导组负责同志到会指导。

  全会听取并讨论了施小琳同志代表市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成都市委关于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成都市委关于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讨论了《2024年全市经济工作要点》。施小琳同志作了讲话,就《决定(讨论稿)》作了说明,王凤朝同志总结安排了经济工作,就《意见(讨论稿)》作了说明。会议结束时,施小琳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决策部署、奋力推进现代化成都建设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会议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以来的工作,安排明年的经济工作,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对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和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进行系统部署。

  会议充分肯定了2023年市委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以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下,市委坚定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以及习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精心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加压奋进、拼搏实干,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谋划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举全市之力成功举办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扎实抓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民主法治、宣传思想文化、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从严治党等重点工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促进高效能治理上取得新进展,全市呈现经济稳中向好、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大局稳定的良好局面。

  在与会同志共同努力下,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全会的胜利召开,对于激励和动员全市上下牢记习殷殷嘱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绘就更加美好的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成都图景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学深悟透习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主动站位全国、全省发展大局,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在成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有利于充分凝聚发展共识、增强发展信心,系统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统筹安排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攻坚克难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成都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突破。三是有利于准确把握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特征、目标要求,加快补齐城乡发展薄弱环节,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高效配置,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差距,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转型发展需求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四是有利于统筹用好智慧蓉城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加快提升城市数据要素集成使用效率、高端资源吸附转化能力,构建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这次全会的胜利召开,各方反响热烈、给予高度评价。总体看来,有五个方面特点: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到了对表对标与立足实际相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全局高度,对城乡融合发展作出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来川视察时多次对四川及成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紧扣“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作出“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重大决策,为成都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全会坚持把贯彻习重要指示精神和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五大振兴战略部署作为主线贯穿始终,立足成都“大城市带大农村”的阶段特征,对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作出系统安排,既体现了市委对中央战略和省委全会精神的深刻领悟,更彰显出市委改善城乡二元结构、补齐城乡短板差距、推动超大城市转型发展的强烈决心。

  二是聚精会神抓发展,做到了一以贯之与锐意进取相联系。今年以来,成都在产业建设、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领域取得了良好成效,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潜力不断释放,为接续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全会坚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充分展现出市委推动经济稳进提质的底气和信心,必将有力增强超大城市发展能级量级,推动全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三是城乡一体促融合,做到了整体谋划与重点推进相统一。成都既有大城市、又有大农村,城乡关系相互交织、形势复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不能简单的“就城论城、就农言农”,也不能粗暴的“搞一窝蜂、撒胡椒面”。全会突出“抓好两端、畅通中间”,既注重城乡整体谋划、全盘打造,又坚持重点突破带动全域提升,强调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一体推进市级统筹、县城和中心镇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三大方面,重点发力做强农业、农村、农民三大主体,充分体现出市委对全市发展大局的深刻洞察、对城乡突出问题的精准研判,必将有力引导全市上下从全局高度和关键维度把握城乡发展的本质规律,推动构筑符合超大城市发展实际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四是智慧赋能优环境,做到了务实重行与开拓创新相贯通。近年来,成都坚持把智慧蓉城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的重要支撑,在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共安全、公共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也为营商环境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创造了良好条件。全会提出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优化营商环境,强调要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统筹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策要素“一网通享”、企业诉求“一键回应”、经济运行“一网统管”,充分展现了市委求真务实、敢为善创的工作作风,必将有力推动智慧蓉城建设经验成效多领域转化运用,全面提升超大城市产业竞争优势和经济治理效能。

  五是以人为本强担当,做到了全心发展与真情为民相兼顾。市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实现群众幸福美好生活作为推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感受最深刻、需求最迫切的重点领域集中攻坚,在《决定》中强调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农民利益底线、乡村文化根脉和城乡安全底线,明确部署了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优质均衡配置公服资源、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重点任务,在《意见》中提出优化市政公用服务、提升办税缴费体验、升级人才服务平台、做优12345亲清在线等惠民措施,充分展现了市委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必将有力推动城乡经济水平和宜居水平同步提升,促进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让超大城市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会议期间,与会同志围绕全会主题,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踊跃发言,提出的意见建议得到充分吸收采纳。各方面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一致认为本次全会充分发扬了民主、汇聚了共识、凝聚了力量,是一次高举旗帜、牢记嘱托的大会,是一次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大会。具体来看,主要有四个方面成果:

  一是凝聚了思想共识。全市上下进一步加深对习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系列重要论述的理解把握,深刻认识到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更是增强城市人口和经济承载力的关键支撑,成都推动超大城市转型发展,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握和处理城乡关系,既要积极作为、又要大胆探索、更要守住底线,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二是确立了目标任务。会议从不同阶段描绘了成都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美好前景,提出“2025年底,营商环境智慧化服务体系总体形成”“到2027年,培育集体经济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村100个”“到2035年,基本建成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等具体目标,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有科学指导意义、又有激励促进作用,为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制定了清晰可及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三是明确了着力重点。会议明晰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共同繁荣、营商环境数字化转型的发力方向和实践路径,大家一致认为,经济发展是首要任务,必须保持发展定力,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水平、释放市场需求潜力,持续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能;城乡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一体推进规划、功能、产业、人才、文化、创新、治理“七个融合”,实现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融合发展、互促共兴;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改革,必须强化数字赋能、科技助企,推动政务服务、企业服务、诉求解决、经济运行全流程智慧化建设。

  四是坚定了信心决心。会议客观总结市委常委会过去一年的工作,大家一致认为市委十四届二次、三次全会以来成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成绩符合预期、来之不易,一致表示将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各项部署转化为发展实效,齐心协力绘就更加美好的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成都图景。

  本次市委全会与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套开。市委在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部署要求基础上,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对全年经济工作作出系统安排,明确提出“七个更加突出、更高水平”,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巩固发展良好势头。要求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动员一切有效力量,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强化国家战略引领,全力以赴转化“势”与“能”。会议提出,推动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城市发展动能,突出“牵引性项目、互促性竞合、紧密型联动,做大蛋糕”的目标,全力以赴扬优势提能级。更加突出区域协同和对外开放,更高水平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五个互联互通”“五个共建”,推动成渝双核联动走深走实;聚焦共建产业生态、共育创新主体等共同打造成德眉资同城化品牌、优化同城化服务、跑出同城化加速度;立足服务建设新时代战略大后方,加快建设国家战略性产业基地、战略性物资储备基地和战略性基础设施。扩容提质枢纽通道,提能增效开放平台,促进人流、要素加速集聚流动,构建通道带物流、物流带贸易、贸易带产业的发展新局面。坚持将人口经济规模、工业体系完善、创新资源富集等作为参与城市竞争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底气所在,持续放大战略大后方腹地优势、创新要素集聚的硬核优势、双循环节点的开放优势、城乡互促的融合优势。

  二是聚焦高质量发展硬道理,全力以赴推动“进”与“立”。会议提出,妥善把握好稳与进、立与破的时度效,抓住经济运行的关键和要害,统筹兼顾打好组合拳,稳定经济基本盘、拓展发展新优势。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引领,更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重大创新平台集聚优势,推动规上企业强创新、专精特新上规模;以两端发力深化产业建圈强链新利体育,加快上下游、左右岸集聚成势;重点培育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加突出扩大需求,更高水平推进消费投资良性循环。聚焦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振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发展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数字消费,壮大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聚焦地下管网“里子工程”、教育养老等民生服务、产业建圈强链等重点领域、“三大工程”等国家支持方向、虚拟电厂等新兴领域,强化项目策划储备,推动投资扩量增效。更加突出绿色化数字化,更高水平推进经济转型。持续优化空间、产业、交通和能源结构,深入实施五绿润城、百花美城、千园融城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大力推进创新环境、服务监管、法治保障、人才服务等“软基建”发展,大力推动网络、算力、通道等“新基建”建设。

  三是聚焦群众美好生活向往,全力以赴服务“企”与“民”。会议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优良的营商环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持续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更加突出激发活力,更高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以智慧赋能优服务,提升智慧蓉城涉企服务平台集成、功能协同水平,构建“蓉易+”系列城市营商环境品牌;以改革创新添活力,建成运行重大产业、重大项目、公共服务“蓉易办”“蓉易享”“蓉易投”“蓉易贷”等平台,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以惠企政策提信心,降低企业用地、用工、用能、融资等关键成本;以用户思维强保障,专班专员建立在蓉企业网格化服务体系。更加突出可感可及,更高水平增进民生福祉。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推动科教文卫体等公共服务资源设施优化布局、功能复合、扩容下沉,加快构建15分钟公共服务圈,打造更有温度、更有内涵、更有质感、更有活力的幸福城市。

  四是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最大政治,全力以赴加强“统”与“合”。会议提出,坚持站位全局系统而谋、谋细谋实迅疾而动、攻坚克难创新而为,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更加突出底线思维,更高水平推动安全与发展良性互动。深化对意识形态、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等风险预研预判,确保责任层层压实、贯通联动;动态掌握、稳妥处理校园安全、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对新业态、新模式等,充分考虑“未知大于已知”的因素,在坚守安全底线上把握时度、留足创新空间。同时,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强化提级统筹,提升工作谋划与推动的系统性协调性科学性;对已明确的重大任务、重点项目,及时充实力量、强化要素保障,聚焦问题集中发力、持续用力、直到见效;坚持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积极营造只争朝夕、跳起摸高,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发展氛围。

  谢谢曾明友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

  这个问题我想提给曾明友先生,本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等重要文件,请介绍一下全会《决定》的起草背景和提出的具体举措。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习高度重视城乡融合发展,多次在不同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特别是来川视察期间对我们提出“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等重要要求。省委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围绕落实“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立足既有大城市、又有大农村的省情实际,召开十二届四次全会对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出了系统部署。成都具有“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特征,农村地区面积占比达91%,近年来在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上取得了初步成效,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正在加快构建,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目前我市还存在城乡一体规划不完善、功能布局不均衡、产业发展不充分、要素流动不顺畅等问题,一定程度制约了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这次市委全会专门研究出台《决定》,就是要全面贯彻重要指示要求和省委决策部署,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握新型城乡关系,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实支撑。

  《决定》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就城论城、不就农言农,突出“抓好两端、畅通中间”,推动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双向奔赴、相互成就、共同繁荣。为实现这一愿景,《决定》以“七个融合”为重点,明确了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和具体举措。一是推进规划融合联动。规划在建设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决定》将“规划融合”作为七个融合的先手棋,就是要坚持城乡一体发展,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要素配置、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科学划定场镇单元、村级单元、特别地区单元,统筹编制城乡各级各类规划,加快形成城乡一体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另外,从规划布局和资源配置的角度,还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形态相关内容进行了部署。二是推进功能融合提质。近年来,成都大力推动“三个做优做强”,着力构建新型城镇功能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功能融合,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分类明确县城、中心镇、乡村发展定位,以重点片区和结对联动合作区建设赋能城乡融合发展,就是要推动形成城乡错位互补、双向赋能、协同共进的发展局面。三是推进产业融合共兴。产业现代化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物质基础。《决定》坚持产业兴农、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研究提出了实施现代都市农业建圈强链,积极推动三次产业资源跨界配置和多业态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城乡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因为我市农村发展空间广阔、资源环境丰富,以产业融合共兴助推城市经济发展、市民共同富裕,完全是大有可为的。四是推进人才融合互动。成都人才总量达622万、居全国第4位,但农村专业人才占农业人口的比重仅2%,新型职业农民仅占农村劳动力人口的2.1%,总体上人才数量还不够多、集成效应还不够大。推进“人才融合”就是坚持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建强乡村振兴人才矩阵,完善城乡人才双向流动体制机制,不断夯实城乡发展支撑。五是推进文化融合发展。《决定》从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部署,目的是扎实推动全域文化繁荣共兴,在促进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更加注重城乡居民精神生活富足。值得一提的是,《决定》还着重强调保护和传承好乡村文脉,提出持续发扬天府农耕文明,利用好蜀锦蜀绣、川剧艺术、竹编漆器等乡村非遗,努力重现川西平原人文风情与乡愁记忆。六是推进创新融合赋能。近年来,成都深入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先行先试取得积极成效,但还存在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等瓶颈制约。为此,《决定》强调“创新融合”,聚焦“人、地、钱”等作出部署,就是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要素双向流动、高效配置,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活力。七是推进治理融合聚力。超大城市人口资源要素集聚,在形成广阔腹地和发展动能的同时,也带来复杂巨系统、治理高风险、利益多元化等多重考验。我市农村是典型的“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形式,服务和管理好427万乡村常住人口,面临较大压力和难度。《决定》提出推进治理融合聚力,强调健全党组织领导、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微网实格”与智慧蓉城双向赋能,筑牢城乡安全底线,就是要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水平融合,着力构建和美和睦的善治新格局。

  这次全会提出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高标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请问下一步将如何推动这项工作落地落实,有什么具体举措?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次全会强调要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做优做强公园城市乡村表达功能,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为我们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注入了强大动能。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启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百村先行、千村提升”工程和乡村建设“十大行动”,乡村风貌持续改善、产业活力持续迸发、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共富基础持续夯实,预计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32500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77:1。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全会部署要求,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谋实笃细2024年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力打造体现公园城市特质、城乡融合优势、蜀风雅韵气质的现代化乡村,全面促进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融合发展。

  第一,聚焦功能提质,优化乡村建设路径。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做好镇(街道)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后续工作,加快编制和美乡村重点片区规划,推动先行村、重点村“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应编尽编。完善村庄分类建设标准,树立生态立村导向,建立村庄星级管理制度,持续培育建设重点村50个、先行村50个、示范村10个,分类培育一批特色功能村。强化资金项目投入保障,推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支持和美乡村建设,对新规划建设达标的先行村、重点村给予专项资金奖补,引导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推动连线条美丽乡村特色风貌重点线路建设,串联先行村、重点村,连片成面打造和美乡村示范带,尽快呈现“百村先行、千村提升、全域和美”发展图景。

  第二,聚焦设施补短,提升乡村宜居品质。提高基础设施完备度,统筹推进农村路水电气讯设施补短,推进5G网络、新能源充换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分步推进自来水、天然气“户户通”,新整治农村次差路100公里以上,新增农村供水1.2万户以上。提高公共服务便利度,网格化布局建设教育联合体和县域医共体,新增学位8万个,建成3A级以上村卫生室1000个,推进教师轮岗、医师派驻、专家巡诊、远程共享,强化农村“一老一小”关爱,加快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圈。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农村美不美关系着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总结蒲江县明月村通过实施人居环境“七改七化”经验(即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院、改线、改习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文化、保洁员专职化),有效塑美乡村风貌环境,我们将巩固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成果,新改造农村户厕2400户,完成8000栋农房特色风貌塑造,全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美丽庭院创建,高质量实施川西林盘规划设计和大地景观再造,引导农业农村全面绿色转型。

  第三,聚焦产业增效,培育乡村宜业动能。夯实天府粮仓生产根基,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推进“一带十五园百片”粮油园区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40.4万亩,集中打造一批“吨良田”粮油基地和“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基地,稳定粮食生产570万亩、230万吨以上。推进农业产业集群成链,实施千亿级现代都市农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做精乡村“土特产”,培育一批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促进三次产业跨界融合,延链布局农机装备、智慧农业、农村电商、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态,开发休闲观光、文化创意、运动康养等新场景,打造一批田园林盘农耕消费区,力争休闲农业营业收入突破470亿元,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第四,聚焦治理共享,丰富乡村多元内涵。增强乡村治理效能,完善党建引领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一核三治”治理体系,推进“微网实格”“智慧蓉城”双向赋能,传承发展天府农耕文化,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打造14个非遗特色文创产业集聚区。集聚城乡专业人才,依托乡村振兴专家人才服务团开展“乡村点单、部门派单、专家接单”的“组团式”巡回服务,引导原村民、新农人、农创客等入乡返乡建设,每年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1万人,选树一批“成都农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总结彭州市宝山村、简阳市尤安村等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加快呈现出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发展图景,我们将推广多村合作、整镇组团、跨镇抱团模式,开展“村庄经营计划”试点,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达到10万元以上,培育一批集体经济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村;同时,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强化社会兜底保障。

  向彬副主任您好,本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请介绍一下全会《意见》的起草背景和主要内容。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就《成都市委关于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起草背景、主要内容向大家作一介绍。

  优化营商环境,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成都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接续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全市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当前,成都经济总量已迈上两万亿,经营主体规模已增至387万户,这对我们提升城市经济治理能力、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提出了新考验。在广泛听取企业意见过程中,企业反映存在办事有堵点、政策兑现慢、服务不全面等问题,显示一些领域还存在数字梗阻,单纯依靠传统的方法难以解决,为此,市委研究决定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以数字化改革驱动政府审批服务流程再造、规则重塑、方式变革,着力破解痛点堵点难点,实现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

  一是以“一网通办”推进政务服务高效便捷。针对政务服务中还部分存在的数据不通、流程不畅、体验不优等问题,我们将全面提升数据联通、系统贯通能力,深化政务服务流程再造,加强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推出智能问答、预审、导办等服务,让企业只需操作一个办事平台,就能在线全程办好各类审批服务事项,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重点围绕企业开办、经营和退出全生命周期,推进许可准入事项全部网上可办,实现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次办”,同步发放电子执照、电子印章,推行水电气讯服务“一口受理、一次踏勘、一站办理”,推行数字化电子发票全面应用。(比如我要开办一家企业,原来需要先等待名称核准通过,然后经过6个环节的审批后,再自己去刻制企业印章。现在开办,只需登录“蓉易办”一个平台,网上选好企业名称,只用经过1个环节审批,全程都在网上办理,4个小时就能办好,还能收到一套完全免费、快递到家的企业印章)

  二是以“一网通享”促进企业服务精准普惠。积极顺应企业对政务服务的新需求,整合各类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在惠企政策、社会投资、金融服务、人才用工、新型要素等方面推出“蓉易”系列服务,让企业只需登录一个服务平台,就能全面了解和快捷获取各类支持政策和优质服务,实现从政府“有什么、给什么”,转变为企业“需什么、给什么”。重点推进惠企政策制定—推送—申报—兑现—评估全流程智慧化,通过开展政策、企业“双画像”等举措,实现政策精准找企业。(比如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希望获得政策支持,以前需要自己去找有没有支持政策,找到政策后需要准备大量材料去申请,审批通过后还要较长时间等待资金到账。现在通过惠企政策“蓉易享”平台,一旦有相关政策,就会第一时间收到政策提醒信息,还会告诉企业是否符合申请条件,申请后在限定时限内收到拨付到账的奖补资金)。同时,我们还将加快建立全市统一的企业服务平台,推进公共数据、中试平台、科技创新券、算力券、零碳券等新型要素一站式供给。

  三是以“一键回应”促进企业诉求有效解决。进一步升级企业诉求解决机制,让各类经营主体只需通过12345亲清在线和“蓉易诉”等在线诉讼平台,就能快速进入诉求处理流程。常态化开展企业共性诉求分析,提供企业服务“网上帮办”,高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烦恼。同时,进一步加强政企互动,搭建民营企业服务平台,制度化开展“蓉易见”活动,并以企业诉求为抓手,重点强化政务诚信监测和失信治理,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

  四是以“一网统管”保障经济运行稳进提质。依托智慧蓉城建设,进一步夯实数字基座、用活公共数据、强化智慧手段,持续提升企业用能、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智慧化监管体系,完善“首违不罚”清单,探索开展跨部门“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干扰。此外,还将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和研判工作,针对性提升政策稳定性、协同性,让企业有更稳定的预期和更强的信心。

  我的介绍先到这里,欢迎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持续关注,我们将逐一抓好落实。谢谢!

  您好冯主任,此次全会出台了《关于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围绕实现涉企服务更加周到便捷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可否具体介绍一下?

  《意见》以智慧蓉城建设为路径,以营商环境优化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聚焦惠企政策发布渠道分散、企业知晓度不高、惠企政策兑现难等问题,线上线下协同推动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让营商环境优化“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一是推动惠企政策“一平台总览”,应上尽上,全量汇聚。依托“蓉易享”平台全量汇聚现行有效惠企政策事项,制定政策解读口径,进一步明确各类惠企政策的申兑类型、标准、流程和时限。同时,创新开设“政策直播间”,开展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及问答互动。

  二是推动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对“蓉易享”平台汇聚的380余万条企业基本数据开展大数据分析,形成行业、规模、经营范围等企业标签项;同时对惠企政策按照行业分类、市场经营主体范围、申报条件也进行标签化处理,通过数据共享进一步提高企业与政策“双画像”精准度,实现政策和企业标签的智能匹配并形成可能享受政策的企业清单。清单内的企业,将第一时间收到主动推送的“专属定制”惠企政策清单,实现“政策找企业”。

  三是推动惠企政策“结构优化”。坚持用流程优化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在“即申即享”方面,将会同相关部门优化申报事项流程、环节,支撑企业网上申请、一次提交;在“免申即享”方面,将会同相关部门以“电子数据”代替“纸质材料”,以“数据流动”代替“企业跑腿”,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避免出现企业因不了解相关政策而“被动放弃”或怕申请麻烦而“主动放弃”等情况,促进各项惠企政策红利更全面落到实处。

  线上依托“蓉易办”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一站式”集成政务服务、政策申报、金融服务、法律服务、供需对接等各项服务功能。线下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企业综合服务专区,设置“惠企政策服务专窗”,推行“政务服务+”模式,积极整合涉企公共服务、社会服务等,提供政策咨询、帮办代办、人才用工、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一站式”增值服务。

  依托12345助企热线亲清在线”品牌,优化“企业服务接听专席、服务企业专员、12345热线企业诉求提速处置专班”三专服务机制,完善企业诉求提速提级处置全流程、闭环式工作机制,确保企业诉求及时高效解决。同时,以“蓉易见”为抓手,完善常态化、制度化的线下政企沟通交流机制,通过政企座谈会、政企咖啡时、政企早餐会等形式,“面对面”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做好惠企政策服务跟踪,形成服务闭环。

  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各位发言人的回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各位记者朋友如果还有问题,可以联系采访有关职能部门。

咨询热线:400-023-4865
Copyright © 2012-2024 星空体育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